權威訪談 | 恩平市:潮涌海天闊 揚帆正當時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恩平篇章
編者按
恩平將以“五大行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縣域實踐,探索縣域經驗。恩平市委辦供圖
讓黨的二十大精神
“走進黨員心、飛入百姓家”
記者:請問恩平如何抓好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各項工作?
黎沛榮: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恩平市制定方案、細化舉措、明確分工,通過全覆蓋、全方位、全流程的學習宣傳,真正讓黨的二十大精神“走進黨員心、飛入百姓家”。
一是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恩平市四套領導班子成員堅持做學習宣傳貫徹的學習委員、首席宣傳員,切實做到帶頭學原文、悟原理、做示范。堅持帶頭學,帶領恩平全市黨員干部深刻學習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認真學習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中國式現代化等重要內容,做到政治上絕對忠誠、思想上高度統一、意志上更加堅定。堅持帶頭講,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通過群眾耳熟能詳的語言、生動鮮活的事例,深入機關、農村、企業等開展宣講,深入淺出講清講透。堅持帶頭干,緊密聯系國情省情市情的發展變化,結合自身工作選定課題開展調查研究,對工作思路再完善、目標任務再聚焦、具體舉措再細化。
二是帶動基層黨員這個“絕大多數”。通過召開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恩平全市干部大會,制定《學習宣傳貫徹總體工作方案》,建立講師團宣講等方式,帶領基層黨員干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同時,深入開展“七學七促”學習培訓活動,全面落實“第一議題”、理論學習中心組等學習制度,引導基層黨員干部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見成效。
三是廣泛覆蓋全社會各領域。以“五講一打造”宣講活動為抓手,建立多方參與、全面宣傳的立體化媒體矩陣,全方位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的顯著發展成績,讓恩平全市人民和海外僑胞,在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中感知“中國速度”、弄懂“中國奇跡”、匯聚“中國力量”。
堅持制造業當家
記者:面對新時代、新機遇、新挑戰,恩平將如何圍繞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把準發展定位,發揮比較優勢,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恩平生根發芽、結出碩果?
黎沛榮: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聚焦黨中央所指、廣東所向、江門所需、恩平所能、群眾所盼,校準航向、明晰路徑、強化舉措,以“五大行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縣域實踐、探索縣域經驗。
第一,造園區、興產業、壯實體,在加快高質量發展行動上換擋提速。恩平將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落實“園區再造”“工業振興”工程,堅持制造業當家,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恩平工業園創建省級高新區,圍繞產業彰顯特色、項目引育龍頭、生產實現閉環、服務樹立標桿、設施配套完善、管理提升效能等方面,全力打造“珠三角特色標桿園區”。重點培育發展數控機床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高標準建設大槐智能裝備特色產業園,逐步在江門在廣東打造出恩平的智能裝備制造名片。深入開展低效產業用地整治,圍繞智能裝備、新一代電子信息、食品飲料、新材料、無人機等產業開展駐點招商、產業鏈招商,積極承接灣區城市產業溢出。培育壯大艾普升智能裝備、博泰智能裝備等一批“鏈主”企業、“專精特新”企業。
第二,深對接、強合作、促振興,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行動上見行見效。充分發揮恩平地處“雙區”連接粵西地區和輻射大西南的重要節點、“一核”“一帶”交匯點,湛茂都市圈、珠西都市圈交匯點的地理優勢,主動融入“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臺建設。加快恩洲山泉水項目建設,打造大灣區水資源特色產業園。深化與江門城市空間發展規劃對接,推進環鎮海灣生態文明發展示范區規劃建設,推動恩城、東成、大槐、橫陂片區建設江門城市副中心。加強與蓬江、江海的合作,促進三地人才、科技、資源等交流互動,打造區域協作發展的高水平樣板。大力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落實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深入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加快省級生豬產業園建設,提升“四標十優”等特色農產品的規模效益。
第三,厚優勢、強輻射、增亮色,在建設綠美城市行動上打造典范。厚植生態優勢,保護建設好珠三角唯一原始次生林——七星坑原始森林、全國珍稀的鎮海灣紅樹林,打造廣東綠色生態強市。強化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更新引領、輻射帶動作用,擦亮全國首個“中國溫泉之鄉”等名片,加快綠色崛起,打造高端生態旅游目的地。保護好每一片恩平藍、恩州綠,加快恩平溫泉生態示范帶、錦江百里畫廊等示范帶建設,推動“綠起來”到“美起來”。
第四,辦實事、惠民生、守底線,在增進民生福祉行動上久久為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用好“小切口大變化”民生實事辦理制度,促使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百姓。深入實施“粵菜師傅”等三項工程,完善住房保障、社會救助、養老服務等體系建設,切實兜牢民生底線。推動江門地區首個華僑華人法律服務中心提質升級,總結“邑僑通”涉僑法律服務站建設經驗,打造僑益保護恩平樣板。
第五,重基層、樹導向、轉作風,在加強黨的建設行動上守正篤行。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為“書記工程”,總結推廣鄉鎮干部“背包住村”工作,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注重在招商引資等一線、疫情防控等重大斗爭中磨礪干部、考察干部,增強恩平干部隊伍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始終牢記“三個務必”,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決破除“四個怕”“四個善”,用恩平鑊蓋山六壯士等革命精神激發“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